从2014年开始,国内云计算市场的混战就从未停止,领头的有财大气粗的阿里云、腾讯云,紧跟其后有依托固有资源的天翼云、华为云等。UCloud属于行业内的后起之秀,凭着中立、实用以及高性价比的优势,占据了不错的市场份额,并在2020年完成了科创板上市,发展前景非常乐观。
正是因为国内云计算市场激烈的竞争,云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概念,普通开发者以及个人用户也能在活动中以十几至几十元每月的价格轻松上云。相比Azure等国际主流厂商配置上的繁冗复杂,国内厂商的产品在使用流程和计费上都相应地有简化。针对云组件过于复杂的问题, AWS在2016年推出的Lightsail,旨在基于较早硬件通过极简流程提供入门的云计算能力,处理器方面设置了非常严苛的积分策略。本次对比的阿里云、腾讯云轻量应用服务器虽然有参考AWS的策略,不过在竞争中并没有完全照搬AWS的策略,只是在简化流程上下了功夫。在价格相当的条件下,UCloud提供的云服务与各家的轻量应用服务器产品上各有长处,这也是本次对比的目的。
一、品牌对比
云计算的选择,品牌信赖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在部署服务达到了一定体量之后跨平台迁移并不是一件容易事。UCloud的卖点是中立、可信任,对于在敏感业务上与阿里、腾讯等有重合的企业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在服务方面,近年来阿里云对个人用户的支持投入有所降低,最基础的工单也要先使用“智能客服”几经周转才能发出,想联系一位官方的工程师来协助处理问题并不是一键可达的事。此外除了活动对于存量用户的种种限制,最近对于注册局未在工信部认证的存量域名的处理相比之下也略显生硬,公告发出仅仅给予了三周不到的时间强行要求转移清退,相对比下同样面对这样问题的其他注册商只是暂停了例如转入和交易等更高层次的支持。
服务方面UCloud能够提供的体验相对较好,个人与官方交流比较顺畅。不仅可以在微信上直接联系一对一的客户经理,也可以通过400电话和在线客服联系到技术支持工程师,快速解决比较紧急的问题。需要具体描述的事务可以选择时效稍慢的工单,工作日内回复速度也基本在10分钟内,问题的处理专业且迅速。除此之外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还可以通过UClub用户社区进行咨询,官方的负责人每天都会在其中解答问题。不管是问题迫切与否,UCloud为绝大多数用户需求提供合适的反馈渠道,这点体验非常值得称赞。
二、硬件参数
对于本站这样中小型网站,典型需要就是一台内存为2G的服务器,本次主要选择有阿里云轻量、腾讯云轻量、UCloud快杰云服务器进行对比。
价格对比
*此处原价为新老用户均能买到的价格
硬件参数对比
*此处海外地域带宽类型特指中国香港
并且伴随着各家服务商产品线的更新实例的参数会有部分变化,这里选择的是保存时间较长且较为典型的实例。地域方面在此没有着重作为参数进行提出,因为各服务商大陆均有提供北上广地域,在海外也均有提供中国香港地域,这在后文网络性能测试中会展示其差异。
三、性能对比
除了硬件参数外,处理器运算性能和IO吞吐性能两项指标是对于日常应用场景影响最大的两项参数。此处选取UnixBench 5.1.3和Fio 3.1.2作为测试工具。
UNINXBENCH处理器性能测试
UNIXBENCH是一个用于测试UNIX系统性能的工具,也是一个比较通用的处理器性能测试工具,经过一系列不同类型的系统性能的测试结果整合为一个指数参考值,该值即可较大程度上代表处理器的性能水平。
UCloud的处理器性能在测评的几个实例中取得的分数是最高的,即使是二代至强融合Cascadelake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分数;同样为EPYC ROME的实例更是由于高主频的CPU加持,分数几乎三倍于E5v4的腾讯云海外轻量。该处比较出乎意料的是笔者长期在使用的阿里云轻量分数非常糟糕,经过了几次不同时间也没能测得一个正常值。这可能是由于同宿主机上的其他用户正在高强度占用,这样的问题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FIO磁盘吞吐率测试
FIO是一个用于测试磁盘吞吐性能的工具,这里测试项目包括随机读、随机写、连续读、连续写四项。
平常的一键测试脚本,关注的往往都是大文件持续读写,快杰实例仅有77m/s,但是由多项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在随机读写性能方面UCloud的云主机反而具有很大的优势。随机读写能力更大程度上会影响碎片文件的读取写入以及程序执行速度,连续写入性能各家均做了较为严格的限制,能够影响相对较小。
四、网络对比
对比中各服务商各种活动中均有提供北上广的数据中心供选择,而我国的网络结构北上广是超级核心,很多省际互联光路需要从此中继,面向全国而言应当优先选择这三个位置。
入网及内网互联情况如图,入网速率是基于Speedtest结果进行的记录,内网速率则是通过内网将大文件传输至US3、COS、OSS进行记录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的是阿里云轻量并不支持与其他VPC互通,也就无法与购置的数据库等服务内网融合。
海外地域考虑国内访问的话,香港一定是首选的位置,该地域是对大陆带宽价格最高的区域,优化链路也是对国内效果最好的。
丢包率测试(下午15:00电信网络下)
丢包会发生于服务器到末端用户链路容量不足的情况下,在下午3点非高峰时段腾讯云的优化链路已出现轻微丢包现象,而UCloud的在1000+数据包测试下无丢包情况发生。
阿里云将对大陆优化的链路划入了精品EIP范畴,以极高的价格(3元/G出售),轻量从国内的访问是非常差的。UCloud和腾讯云的优化链路都是相近的CN2+直连组合,此处测试结果显示腾讯云在网络上稳定性不如UCloud,原因可能是其轻量产品初期高带宽销售的策略导致CN2带宽冗余不足。对于网站这样小流量、高稳定性需求的场景UCloud的香港地域优化链路效果会更好一些。
五、场景对比
个人中小型网站场景,对于各方面资源的开销是比较有限的,搭配了CDN优化,带宽并不是制约条件,备案后国内地域均可轻松满足需求。海外地域的网络稳定性也明显高于其他服务商,特别是香港地区移动网络的回程链路使用联通承载,完美规避了移动网络国际出口拥塞的问题。
目前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成本是最优先考虑的因素,选配过高的资源并不会对网站访问带来实质性的提升。相比于轻量应用服务器,云的好处是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升降配置,而轻量是只能单向进行提升。流量计费根据场景也更加灵活,比如日志同步需求要求高带宽小流量,轻量按固定带宽加流量包售卖的情景就无法满足其需求。
在此以一个日均IP在500左右的小型网站为例,其资源开销情况如图,入门的快杰型实例即可够轻松满足其运行。
UCloud的EPYC机型不论境内还是境外,都比Intel的快杰实例成本更低,性价比极高。在目前推出EPYC实例的服务商中,UCloud也是选配型号主频最高的商家,更高的主频对于动态网站PHP突发处理、MineCraft服务器搭设都有极佳的优势。
六、总结
服务器的选配方面应当以满足实际需求为目标。阿里云对个人市场重视程度逐步降低,竞争对手腾讯云则以轻量产品线博得了很多个人用户的眼球。任何一个产品也不是绝对的满足全部需求,比如轻量爆火导致的资源冗余波动也会对比较敏感的场景产生一定的影响。
常有提到目前云计算的活动最多只有三年轻量往往都是永久同价,但有一点是三年后云市场的发展正如三年前看今天一样,没有人会想到AMD的发力将极佳的性能拉到极低的价格。UCloud的活动有专门的页面供老用户选择,在有需要时也可以向客户经理探讨需求以折扣价去续费。
轻量作为低端入门产品线利润较低且需求单一,相比于活动价的快杰云主机各有千秋。当前阶段,能更进一步做到降低入门门槛、持续性优惠支持,加上保障基础的客服体验,才能够赢得更广泛的个人用户信赖。
*随产品迭代,文章数据可能存在变化,欢迎指正~
Ucloud的售后也是最靠谱的,客户经理很负责,工单很多时候都是电话回复
Ucloud的续费老贵,老用户优惠力度还是不够,到期就要换ip
之前腾讯云活动,100 多一年续了整整五年的2C4G轻量应用服务器,
1200G + 8M,现在游戏服务器、语音服务器什么的都搭在上面挺不错的;
只是网站就没办法了,.SU 域名没法备案 😂
腾讯云轻量香港新开的机器可以开出AMD EPYC 7K62的机器了,我买的最低配的,不知道是我运气好还是新开都是这样。
阿里称为套路云不是没有理由的。不仅香港绕路,最糟糕的是轻量折扣只能续费三次,三次之后变为1680¥/年